在銀行或金融機構做宣傳、內刊編輯的小伙伴都知道,一本好的銀行期刊不光內容要扎實,欄目名稱也得有“銀行味兒”——既要專業,又不能太死板,最好還能讓員工愿意翻、客戶愿意看。可問光是想個有格調又不老套的銀行期刊欄目名稱,就能讓人卡半天。
今天就結合我這幾年的經驗,從欄目分類、命名技巧到數字化工具應用,為大家提供一份實用指南,助你輕松策劃銀行期刊內容。
一、銀行期刊常見欄目分類與名稱推薦
做期刊,先要想清楚“誰在看”。也就是說,欄目設置應明確讀者對象。銀行期刊的讀者通常包括內部員工、管理層和客戶/公眾三大群體,內容也需因人而異。
所以欄目設置要分層,我通常按這幾個方向來分:
1. 政策與動態類(適合內部傳達)
這類欄目主要傳遞總行精神、監管政策、行內要聞,名稱要簡潔權威。
? 推薦名稱:
- 《本期聚焦》
- 《政令速遞》
- 《高層聲音》
- 《監管風向》
- 《行內快訊》

使用場景:比如總行剛發布數字化轉型方案,就可以在《本期聚焦》發一篇解讀文章,配上圖表,清晰明了。
2. 業務與產品類(對內對外都適用)
這是最實用的部分,講產品怎么賣、業務怎么推。
? 推薦名稱:
- 《產品前線》
- 《業務新探》
- 《服務直通車》
- 《理財優選》
- 《普惠進行時》

使用場景:支行新推了一款養老儲蓄產品,可以在《產品前線》做個專題,附上客戶案例和辦理流程,一線員工看了就能用。
3. 員工與文化類(增強凝聚力)
銀行人多,故事也多,這類欄目最能拉近距離。
? 推薦名稱:
- 《一線風采》
- 《我的崗位日記》
- 《榜樣力量》
- 《溫暖瞬間》
- 《新行員手記》


使用場景:記錄員工感人故事,如柜員幫助老人跨省辦理業務,寫成《一線風采》的小故事,配上照片,全行傳閱,傳遞正能量。
4. 金融研究與趨勢類(提升專業感)
適合總行或研究部門,體現銀行的“智庫”屬性。
? 推薦名稱:
- 《金融觀察》
- 《宏觀視野》
- 《行業深讀》
- 《數說金融》
- 《未來銀行》

使用場景:季度經濟數據發布后,研究團隊寫一篇《數說金融》,用圖表分析信貸趨勢,發在期刊里,客戶看了會覺得“這家銀行懂行”。
5. 互動與趣味類(增加可讀性)
別讓期刊太嚴肅,加點輕松內容,讀者才愿意翻。
? 推薦名稱:
- 《行長薦書》
- 《金融冷知識》
- 《讀者來信》
- 《趣味問答》
- 《本月金句》
使用場景:節日期間發一期《金融冷知識》,比如“ATM機最早是誰發明的?”,配上插圖,員工茶余飯后也能看兩眼。
二、欄目命名3大原則
1.簡短易記:控制在4-6個字比較好,比如《一線風采》比《來自基層崗位的真實故事》更易記。
2.避免空洞:像《心靈驛站》《夢想起航》這種聽著像散文,不適合銀行期刊。
3.保持一致性:如果用了“進行時”(如《普惠進行時》),其他欄目也盡量統一風格,顯得專業。


三、高效制作銀行期刊:推薦云展網
傳統期刊制作流程繁瑣,涉及多工具協作,比如用Word寫稿、PPT排版、PDF導出,易出現版本混亂。云展網作為在線期刊制作工具,可大幅提升效率~具體怎么用?分享一下制作流程:
1.收集內容:各部門投稿統一整理到項目文件夾,不怕丟、不怕亂。
2.在線排版:直接在云展網里選一個“金融雜志”模板,把文章復制粘貼進去,還能加目錄、頁碼、跳轉鏈接。
3.增強互動:比如在《產品前線》欄目里,插入一個產品介紹視頻,讀者點一下就能看,比純文字生動多了。
4.一鍵發布:生成在線鏈接、二維碼或PDF,便于內部分享與對外傳播;也可以導出PDF打印裝訂,送給客戶當禮品。
總而言之,好的銀行期刊欄目名稱是成功的第一步。欄目起得好,內容才有人看;流程理得順,編輯才不累。
如果你也在為銀行期刊發愁,不妨從這些欄目名稱開始嘗試,再搭配云展網這樣的在線編輯工具,把繁瑣變簡單,把枯燥變生動~